![](/images/banner_news.jpg)
職場上的內向人士
我們要承認,不只是職場,這個世界好像一直以來都是"外向者"的天下。他們往往性格活潑、開朗、善于演講,喜歡社交。特別是職場中,開朗樂觀、擅長溝通已經是對每一個應聘者的基本要求。
與之相反的是內向者,安靜、害羞、低調、言詞極少,喜歡獨處,不擅社交。不少內向者,他們不得不改變自己,思考如何使自己變得更外向。
事實上,卓眾獵頭發(fā)現(xiàn),那些內向型性格的企業(yè)經營者所管理的企業(yè)更具底蘊、內涵、內功更 厚實、更具抵御風險的能力。
蘇珊·凱因在其著作《安靜:內向者在一個滔滔不絕的世界中的力量》里指出,性格內向的人并不需要假裝自己很外向,內向的性格也能成就偉大的事業(yè)。
有個哲學博士也持類似觀點:內向者的一些關鍵特性:注重深度、清晰準確的表達、習慣孤獨等,使他們更易成為卓越領導者。
美國加州大學做了一個研究發(fā)現(xiàn):40%美國公司高管性格內向,包括蓋茨和巴菲特。內向者優(yōu)點:先思考再發(fā)言,善于沉默,往往更好地傾聽,更注重深度,平和的自信讓團隊安心歸附,熱衷文字交流,清晰地表達立場;習慣孤獨,不為社交浪費時間,善于承擔壓力。這方面,國內還有一個比較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順豐的王衛(wèi)。
據坊間傳聞,許多風投公司公開標價誰能請到王衛(wèi)與風投公司吃一餐飯,給傭金50萬人民幣,至于談不談得攏,介紹者不需管,只要能把人請到,就給50萬。
我們知道王衛(wèi)管理著國內最大的快遞公司順豐,公司擁有飛機二十幾架,管理二十幾萬員工。是國內快遞行業(yè)的翹楚,甚至有人調侃說國內快遞行業(yè)分兩類,一類是順豐快遞,另一類是其它快遞。
通常我們以為:企業(yè)界崇尚極度自信,CEO們大多是控制力強、語言流利、說話鏗鏘有力的管理者,影視作品里的CEO基本上無一不是這樣的化身。事實是,現(xiàn)實生活中內向的CEO比我們通常以為的要多得多,只是因為他們太內向,并沒有走進我們的視線,然而這一點也不妨礙他們成為杰出的 CEO,比如3M的歷任CEO們都極其優(yōu)秀。然而,還有一些人盡管他們內向、安靜、低調,他們還是走進了人們的視野,因為他們太過于優(yōu)秀了。
童年的蓋茨并不愿意主動與人接觸,他不善于言談,喜歡獨處但并不在意別人的意見。比起與人相處,他更愛鉆研新技術。
沃倫巴菲特:全球著名投資商、"股神"巴菲特曾經是個內向的小孩,他能數小時沉迷在畫有火車模型的目錄中,或是很安靜地盯著一把母親給他的牙刷,一盯就是兩個小時。
成功顛 覆了"害羞的人無法在政治中取勝"的這一成見,喜歡獨處的奧巴馬從政前從事學術工作,工作履歷上都是偏內向的職業(yè),此外他還喜歡寫作。
通常我們以為,社交能力對于領導者來說就像必須經常鍛煉身體那樣重要。實際上,性格內向的領導者擁有潛在的競爭力。在我們實際接觸的企業(yè)經營者中,我們發(fā)現(xiàn)內向、少言、安靜的經營者常常最能抓住管理的本質、一針見血的指出公司的問題,也常常最能堅持將簡單的事重復做,重復的事用心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