職場養(yǎng)生
科學(xué)調(diào)節(jié)身體休息狀況
上了一天班,回家了還是沒精打采?因為累。
放假想要出去玩兒,最終還是在家宅了一天?因為累。
明明睡眠時間超過十個小時,結(jié)果還是累。
好不容易出門度個假,旅途勞頓,加上放不下的工作,最終更是累。
我們都活得太累了,我們都太需要好好休息,然而,問題是:
你真的會休息嗎?
睡眠真的是最好的休息方式嗎?
你真的會休息嗎?
從科學(xué)的角度講,休息是指恢復(fù)身體的疲勞,放松緊張的神經(jīng),重拾新鮮與活力。如果不能達到這個目的,那么不論你的休息方式聽起來多有趣,多熱鬧,最終都是一個錯誤。
當然,大部分人一說到休息,最先想到的一定是睡覺,躺下來,閉上眼,讓身體靜止,這個幾乎是人體本能的休息方式,難道不是最好的嗎?答案是:看情況。
同樣是“覺得累”,如果你是因為干了體力活兒,主要是身體的疲累,那么這時候你最需要的的確是睡眠,通過睡眠,給身體充電,補充失去的能量。
然而對于大部分需要動腦子工作的小伙伴,從事的主要是腦力活動,大腦皮層一直處在興奮狀態(tài),而身體卻處于低氧狀態(tài),對待這種疲勞,睡眠所能起到的作用不大,這就是為什么你可能睡了12個小時仍然很累的原因。
不論你是教師、作家、編輯、技術(shù)宅……你從事廣告、新聞、科研、還是互聯(lián)網(wǎng)……各種燒腦的工作,只看到大腦飛速運轉(zhuǎn),有時候累到你幾乎聽見腦細胞在尖叫,可是身體卻要保持坐姿好幾個小時不動,這樣身體代謝能力和血液循環(huán)都會減弱。
如果休息時仍然坐著、躺著,全身就會一直處于“缺氧”環(huán)境中,所以很容易越睡越累,醫(yī)學(xué)上把這叫做“假性疲勞”。對待假性疲勞的方法就是:在工作間隙,讓自己起身活動一下,出門散步、慢跑,或者去游泳池里舒展放松一下身體,改變一下大腦的興奮活動區(qū)域,你才會感覺自己煥然一新。
身體需要的不是睡眠,而是放松
印度瑜伽大師薩古魯說:每個人都認為壓力源于工作,其實工作沒有壓力,產(chǎn)生壓力的原因是你的能力不足以掌控自己的系統(tǒng)。某種程度上,你不知道如何掌控你的身體和頭腦,這才是問題所在。
身體需要的不是睡眠,而是放松。如果你的身體一整天都非常放松,你的睡眠量自然會下降。如果工作對于你是一種形式的放松,散步或運動也是一種放松,你會發(fā)現(xiàn)你的睡眠時間將會減少得更多。
如今,人們辛苦地做每件事情。在公園里,我看到人們以緊繃的狀態(tài)走路。無論散步還是慢跑,為什么不能輕松愉快地做呢?這樣的運動可能會造成更多的傷害而不是健康快樂,因為你做每件事都像在打仗。
不要和生命打仗,你不是要對抗生命,你就是生命本身。只是和生命同步,你就會發(fā)現(xiàn)你能夠輕松地過好它。保持健康愉悅并不是一場戰(zhàn)爭。做一些讓你享受的事:玩游戲、游泳、散步等。如果你除了吃薯片之外不喜歡做任何其他的事,那才是問題!否則,以輕松的狀態(tài)做事,這不是個問題。
文章來源:網(wǎng)絡(luò)
返回 2015-09-08